为什么要在意国债收益率

收益率高低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
作者

Luozx

发布于

2025-05-18 00:00

我在2023年底之所以尝试第一次购买美债,是受到了当时高利率背景下,一些财经内容的启发和建议 – 通过美债,锁定一定时期的高利率。作为尝试,选择了2年期进行试验。

随着后来,中国国债收益率和利率持续下降1,试验基本得到了验证,同时关于债券,尤其是国债(主要是中国国债和美国国债)的话题也经常被讨论。

金融知识是世界运行的规则之一,可惜的是,学校却从不教授。这篇文章将我对国债的一些基本理解做一个整理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一些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

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,当前阶段,有一些事实是我们必须接受的:

  1. 美元是世界货币
  2. 美债是世界资产定价的基准

世界货币

美国通过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(1944年7月),让美元和黄金价值挂钩,固定汇率兑换,配合马歇尔计划(欧洲复兴计划,1947年6月)和一系列其他的“援助计划”使得美元能在世界范围内流通。

尽管后来,美元不能按照黄金价值刚性兑付,美元和黄金价值脱钩(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)。但是围绕美元进行计价的习惯,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靠时间积累的美元的流动性优势2,以及现在大宗商品(能源,粮食)长期使用美元计价,美元现在依然是世界货币。

2 流动性好,市场深度够,在交易时就降低了卖不出去的风险

资产定价的锚

以美元结算的资产,意味着国际间贸易,美国输出美元,其他国家输出商品,用绿色的纸币兑换其他国家的商品。中国也是,也让中国积累了很多美元。如果放着不动,随着通货膨胀,这些绿色的纸币会贬值,因此就要把这些美元投资到其他地方去,让它不贬值。接收美元最好的地方,当然也只有美国了。因此就造就了现在美元的一种循环:

美国输出美元,其他国家输出商品。其他国家拿着赚来的美元,又投资到美国去。

那么投资什么资产呢?对于国家来说,把赚来的美元投资到美国去不是为了大幅增值,又同时需要兼顾流动性的需求,以应对不时需要使用美元的情况。以美国政府信用背书的美国国债,就成了几乎唯一的选择,也是现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,持有美国国债数量最多的原因。

债券,国家可以发行,叫国债,企业也可以发行,叫企业债。当国家发行债券向市场借钱的时候,如果给4.5%的利息,对于企业发行4.2%的利息,虽然对企业来说,借钱的成本低,可是对把钱借出去的人,这个利息就不香了。4.5%比4.2%高不说,国家的信用肯定也要高于企业的信用。因此,企业如果想要借到钱,必须提供比国债利率高的企业债。此时,国债利率3其实成了债券市场的一个基准利率。

3 国债利率:为了方便比较,统一叫利率,实际上应该是收益率

同样的道理,美国国债的收益率,由于其美元世界货币特性和美债市场的流动性,成为了世界的基准收益率。

如果一项资产的收益率不能高于美债提供的基础收益率,那为什么要去选择收益率低,安全性还不能和国家信用媲美的资产呢?相反,美债收益率如果下跌,逐利的资本自然要流向其他资产,甚至流出美国,如果大量美元流出美国,美国国内的资产价格就会下跌,造成严重的资产贬值和更大恐慌,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在面对美债出现负面信号的时候,策略大反转的原因。

美债的收益率,事实上,就成了(世界范围内)资产定价的基准(锚)。

意义

前面涉及的都是国家,企业之间的逻辑,对我(们)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呢?

之所以普通,是因为面对的这些历史事实和现实,是无法改变的。只能接受它,了解背后的逻辑和现实,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游戏。

当美债收益率高的时候,就是获得Free Money的机会。也是为什么美债收益率被称作无风险收益率4的原因。

4 无风险收益率:严格来讲,任何东西都有风险

就像前面提到的,世界游戏的基本规则,学校不教,也不会教。我们都是被动的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,熟悉游戏规则也成为了不得不做的事情。

🌳

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和其他想要交流的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在频道里讨论。

✨频道里会除了同步文章外,还会自己发布一些新发现和动态。

回到顶部

二次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