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性匹配的投资策略
懒惰和捡烟头
特斯拉的股价从400多美元一股下滑到240多美元一股。
在不断下跌的过程中,有不少在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就开始批判那些公开投资特斯拉的博主,YouTuber。
我相信其中有不少人因为看到了这些推送内容,自己才下场投资特斯拉,现在亏了钱,心有不满,感觉自己上当了。
我自己也喜欢看他们的视频,也投资了特斯拉。但并是因为看了他们的视频而下场,而完全是因为我佩服马斯克,并且当时的价格对我来说是便宜的。 不过因为当时也是第一次,也对特斯拉股价的高波动性有意识,所以只选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尝试,大部分资金都拿去买了美债。
在特斯拉上涨的过程中,我没选择卖出,因为我对特斯拉的定位是长期持有。相反,在更早一段时间同样尝试小资金购买了Coinbase,但因为对他的定位是短期,所以持有一段时间后就选择了卖出。
从持有到卖出差不多快一年,有人可能觉得长。这是因为我自己属于「懒惰」的人,非常不擅长频繁操作和长期盯盘,又属于比较迷信「价值投资」这一套,所以会选择持有时间稍微长一些。 但投入的资金都是自己可以接受完全归零的(虽然在美股市场里概率不大)所以Coinbase翻倍大部分都是运气使然,不过在持有的过程中,自己的心情和生活,不论暴涨还是暴跌,都不会受特别大的影响。
这也是我想要表达的:选择和自己性格匹配的投资策略,面对市场波动才会更舒适一些。
以我自己来说,除了「懒惰」的性格之外,还迷信价值投资和「捡烟头」策略。
对于当前股价是否属于「便宜的」更多是从自己主观出发:它的价格相对我的资金量,算不算便宜。而技术指标参与的较少(因为自己不懂,但也在尝试看一些) 这也是我觉得美股投资的好处之一:允许购买一股股票。
比如腾讯,在香港股市,一手需要购买100股,而腾讯的美股就可以一股一股购买(当然,股票计价单位也得从港币换成美元了):
那么,还要不要看博主关于特斯拉或者其他股票的影片观点呢?我的选择是YES。
加入观察列表,再采取行动
当面对有意向购入的新投资标的,我都会习惯性的看他的历史价格,然后用上面的烟头策略,设置一个自己接受的价格,然后等。 新投资标的的来源,往往就从博主的影片中来,比如我从Joseph Carlson那里就了解到很多不错的公司,并且加入了观察列表中。 今天正好有一个:
了解到新的公司/ETF是第一步,在这些初始列表里,我依然会参照自己的主观个性做一次筛选,除了价格因素,我还会优先选自己更熟悉的公司。 比如沃尔玛和开市客,Joseph选择开市客,但是他对我来说价格很贵,而沃尔玛的价格我还能接受,并且自己对山姆会员店的熟悉程度也多于开市客,因此沃尔玛加入了观察列表。 当价格到达心里价位时,就选择买入。
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才是最佳的投资策略,事实上我认为很多事情最终都会落在「了解自己」这件事上,但它却没有那么容易,不是吗。